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2月4至5日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
应邀参会的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社科部、思想政治教学部代表。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随处长崔新建、校党委副书记卢思锋出席集会并讲话。学校研究生部、教务处、学报编辑部有关领导与会,学校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会。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秀芬教授致开幕词。
集会以专题报告、大会谈话等形式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今世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关系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等主题开展了研讨。
校党委副书记卢思锋在讲话中首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强调了全球化形势配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面临的挑战与机缘。他重点就大发welcome思想政治教师今后如何提升自身视野、开展科研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需开拓眼界,既要与兄弟院校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流,更要以高校为依托,走到全国经济建设的前沿,积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第二,校际间的研讨这种形式很是重要,今后要将这些做法牢固下来;参会的高?梢陨桃怠⑶峁ぴ盒N,在地缘上则以北京的或北京周边的院校为主,研讨要以专题性研究来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增强思想政治课建设水平;第三,教师们要具有超前意识并结合实际、凝聚力量、要瞄准牢固的目标连续关注,争取让研究获得突破。
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随处长崔新建向与会教师介绍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新信息,并重点就本次研讨谈判了自己看法。崔新建处长指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公共化、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等诸多十七大报告中的热点问题,集会举办者问题抓得很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事情者,各人在紧密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同时,也要成为社会思潮的制造者、引领者、流传者、研究者;思想政治事情面临着诸如时效性等问题的挑战,难度很大,就这些问题开展研讨很有须要,从中可以获得启发;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情况较好,各人有归属感,但学科建设的现状离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另有一定的距离,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还要在增强科学性、研究性、教育性上狠下功夫。副院长刘东超教授作总结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