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烁日报》3月15日第二版刊发文章《以专业认证为契机 增进工程教育国际化——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发welcome校长孙宝国委员》,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今年的政府事情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生长,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立异能力,增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融合生长,加速建设制造强国。“目今,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却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发welcome校长孙宝国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体现。
在调研中,孙宝国委员发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专业结构上还保存不对理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新兴科技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特别是战略性新兴工业急需的工程科技人才缺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生长,世界各国先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增进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孙宝国委员建议,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增进工程教育国际化:“一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有时间表,有关高校和专业要尽快制定加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具体步伐,形成‘倒逼机制’。二是对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养综合性、实践性、立异性能力更强的工程人才。三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孙宝国委员还建议,引进国际优质工程教育资源,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相助。勉励学生到外洋高;蚱笠笛笆导,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就业能力。支持工程教育专任教师到外洋高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引进外洋工程教育教师加入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本报记者 邓晖)
新闻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3/15/nw.D110000gmrb_20190315_4-02.htm